作者: 劉衛國 王振宇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1-07-08 10:03
一根西瓜藤,結出鄉村振興的累累碩果。
多年來,定陶區南王店鎮王樓村圍繞著大棚西瓜種植,不斷強鏈、補鏈、延鏈,高標準打造、高水準投入,“瓜越來越甜、人越來越富”,原本默默無聞的小鄉村逐漸蝶變成生態宜居、鄉風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新社區。
往來的車輛、叫嚷著價格的瓜農、聞訊而來的瓜販子……在臨商路東側的南王店西瓜交易市場內熙熙攘攘,他們看瓜、砍價、過磅稱重、裝車,熱鬧非凡。
王樓村的瓜農董瑞齊也在眾人之間忙活著,不斷和前來買瓜的商販討價還價。凌晨5時就起床摘瓜的他,忙活了一天,已經是滿身疲憊,可當聽到商販大量收購時,臉上立刻笑開了花。
“一下賣了2000斤。”董瑞齊一邊說,一邊往大車上裝瓜,看到記者的鏡頭,欣喜的他禁不住舉起一個大個的西瓜,在鏡頭前晃一晃,“這種西瓜外形圓、個頭均勻,最受歡迎,如果都是這樣的西瓜,價格一般都很高,瓜商都爭著要。”
據了解,市場上有不少來自菏澤周邊地區的瓜商,每當南王店西瓜成熟的季節,他們便慕名而來。
“我們的大棚西瓜有‘上市早、味道好’的反季節特點,經常有外地商販來批量收購。”王樓村村干部李廣坤說,“東明西瓜雖然也很出名,但早期也有不少東明的商販來批量選購,這種火熱的現象從每年的4月下旬一直持續到7月中旬。”
林海玲就是來自東明縣的商販,她每兩天來一次,一次就收購2000余斤。
據王樓村黨支部書記劉超介紹,王樓村種瓜歷史已有30余年,原來種瓜主要是露地種植,雖然投入小、管理簡單、種植難度較小,但上市遲,大量上市導致價格不高,經濟效益低。后來村里有人去濰坊參觀學習,開始搞起了大棚種植,經過近20年的發展,逐步形成了西瓜大棚種植產業,并成立了西瓜協會,幫助技術指導及銷售。
“我們村目前有2112人,其中,種瓜的大約在1000人以上,種一二十畝的瓜農特別多,行情穩定下,每年掙十來萬元。”劉超說。
瓜越來越甜,人越來越富。隨著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,王樓村的新型社區建設也如火如荼。今年年初,安置房分配工作圓滿完成,搬入了新家,群眾樂開了花。
走進該村的新型社區,整齊劃一的黃色高樓映入眼簾,整潔干凈的道路旁,綠化樹郁郁蔥蔥,干凈整潔的路面、粉刷一新的墻壁、修葺一新的涼亭,環境舒適宜人,三三兩兩的村民,聚在樹蔭下聊家常。
“在西瓜產業的帶動下,我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,日子也越來越滋潤。”劉超說,下一步,將進一步提高種植技術,推廣新品種,確保產品的無公害性和純天然品質,在擦亮南王店西瓜特色品牌的同時,用產業振興帶動村民奔小康。
文/圖 記者 劉衛國 王振宇